1月11日,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2023年汽车产销情况,数据显示,2023全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3016.1万辆和3009.4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11.6%和12%,创历史新高并实现两位数增长,且连续第15年位居全球第一。
2023年,乘用车市场延续良好增长态势,为稳住汽车消费基本盘发挥重要作用;商用车市场企稳回升,产销回归400万辆;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,产销突破900万辆,市场占有率超过30%,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,汽车出口再创新高,全年出口接近500万辆,有效拉动行业整体快速增长。
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突破1000万辆大关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。2013年突破2000万辆,2017年产销量达到阶段峰值,随后市场连续三年下降,进入转型调整期,2021年结束“三连降”开始回升。2023年,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。汽车行业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下,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指导下,全行业企业凝心聚力、砥砺前行,创造出令人瞩目的业绩,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,推动汽车行业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,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。
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,2023年汽车产销总体呈现前低后高的发展态势,在年底达到高点,12月销量达到315万辆,创历史新高。全年产销双双突破3000万辆,这是一个新的历史记录,从全球看,还没有哪一个市场能达到这个规模。
具体来看,我国乘用车市场连续九年超过2000万辆。在转型调整期过程中,自2020年以来,乘用车销量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。2023年,乘用车市场竞争加剧,同时伴随市场日趋回暖,购车需求进一步释放我国乘用车市场形势逐渐好转,回归正常节奏,有效拉动了汽车增长,全年销量达到2606.3万辆,同比增长10.6%,中国品牌乘用车合计销量达到1459.6万辆,同比增长24.1%,市场份额升至56%。日系车份额占到14.4%,德系车份额降至17.8%,美系车份额维持在8.8%。
从各月销量情况来看,乘用车市场开年受到政策切换与价格波动影响,市场承受了较大压力。二季度,在中央和地方促销政策、轻型车国六实施公告发布、多地促销活动、新车大量上市等共同拉动下,市场需求逐步恢复,上半年累计实现较高增长,下半年,乘用车市场持续走强,消费者购车需求进一步释放,继重迎“金九银十”后,年底再现市场热销现象。
2023年,乘用车国内销量2192.3万辆,同比增长4.2%,尚低于2017年最高点215.6万辆;乘用车出口414万辆,同比增长63.7%。其中,2023年传统燃油乘用车国内销量1404.3万辆,比上年同期下降109.4万辆,同比下降7.2%。
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持产销两旺发展势头,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。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,2023年,新能源汽车持续快速增长,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.7万辆和949.5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35.8%和37.9%,市场占有率达到31.6%,高于上年同期5.9个百分点。其中,新能源商用车产销分别占商用车产销11.5%和11.1%;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分别占乘用车产销的34.9%和34.7%。
新能源乘用车中,8万以上价格区间车型同比呈现正增长,其中35-40万价格区间的车型涨幅最大,同比增速超过1倍。8万以下同比下降。目前销量仍主要集中在15-20万价格区间,累计销量283.3万辆,同比增长52.7%。随着车型品种丰富,新车型大量上市,车型价格下探等因素影响A0级及以上同比呈现正增长,其中D级涨幅最大,A00级同比下降。目前销量主要集中在A级,累计销量347.1万辆,同比增长45.5%。
2023年,汽车出口再创新高,成为拉动汽车产销量增长的重要力量。汽车出口491万辆,同比增长57.9%,出口对汽车总销量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.7%。传统燃料汽车出口370.7万辆,同比增长52.4%;新能源汽车出口120.3万辆,同比增长77.6%。乘用车出口414万辆,同比增长63.7%;商用车出口77万辆,同比增长32.2%。
展望2024年汽车市场,中汽协表示,我国经济工作将坚持稳中求进、以进促稳、先立后破。宏观经济会持续回升向好有助于汽车行业的稳定增长。相信随着国家促消费、稳增长政策的持续推进,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实施,包括延续车辆购置税免征政策、深入推进新能源汽车及基础设施建设下乡等措施的持续发力,将会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消费潜能。预计2024年中国汽车总销量将超过3100万辆,同比增长3%以上。其中,乘用车销量2680万辆同比增长3%;商用车销量420万辆,同比增长4%。新能源汽车销量1150万辆,出口550万辆。(资料来源:中汽协)
1、“国际在线”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。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,国广国际在线网络(北京)有限公司独家负责“国际在线”网站的市场经营。
2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国际在线”的所有信息内容,未经书面授权,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。
3、“国际在线”自有版权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“国际在线专稿”、“国际在线消息”、“国际在线XX消息”“国际在线报道”“国际在线XX报道”等信息内容,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)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(北京)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。
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(北京)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,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不得超范围使用,使用时应注明“来源:国际在线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(北京)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、媒体、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、使用“国际在线”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。否则,国广国际在线网络(北京)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,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(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、诉讼费、差旅费、公证费等)全部由侵权方承担。
上一篇:乘联会预计1月新能源车零售80万辆 渗透率为364 下一篇: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预测分析:2026年将达1600